
“老师,微信到底是从哪年开始的啊?我一直以为它跟QQ差不多早!”
前几天有粉丝在后台留言问我:微信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使用的?她说自己记忆里微信好像一直都在,结果一查资料竟然发现“没那么老”——于是这篇文章就来了。
微信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使用的?
微信是在2011年1月21日正式上线的。当时连朋友圈都还没影子,只是个可以“发文字+语音消息”的聊天工具。很多人第一次用微信,是因为朋友说:“诶你下个这玩意儿,语音能秒发。”
2011年:小试牛刀,能发语音就很惊艳了
微信1.0版本刚推出时功能非常简单,只能:

-
发消息(文字/语音)
-
添加联系人
-
换头像昵称
2012年:朋友圈来了,社交翻了个身
到了2012年,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,这一下就不一样了。大家突然发现,原来社交还能这么玩,不用发说说、不用发状态,照片加一句话,隐私设置还灵活。
2013年:微信支付上线,从聊天工具变生活入口
这一年最炸裂的功能是微信支付上线。再也不用掏现金了,微信扫一扫就能买单。从此,微信开始不只是“说话”的工具,而是真正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日常。
后面几年:功能全面开花
-
2014年:公众号、红包来了,春节一战成名
-
2017年:小程序上线,标志微信从APP变成“平台”
-
2020年以后:视频号、直播、状态页相继推出,开始向多元化社交迈进
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微信“一直都在”?
因为微信成长得太快了。它从2011年开始,到2015年前后已经全面“渗透”进我们的生活:发红包、点外卖、扫码骑车、看文章……就像空气一样,习惯成自然。
所以说,微信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使用的?
答案是:2011年初。
但它真正走进我们生活的节点,却是在朋友圈、支付、公众号、小程序等功能陆续上线之后。
最后提醒一句
虽然微信是2011年开始用的,但别傻乎乎在简介里写“微信资深使用者十二年”,那不叫厉害,那可能只是没换手机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