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我爸的微信名太土了,咋换一个好点的?”
前几天后台收到一条留言:“我爸的微信名还是手机号尾号+真名,看着就不像个退休生活多姿多彩的人。”
这条评论看得我笑出声,但说实话,很多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确实都还停留在“身份证时代”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,到底怎么取才能既不尴尬又有温度。
微信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只是个符号
微信名虽然不像朋友圈那样“露脸”,但却在无声地表达着一个人的气质、性格,甚至心态。
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怎么取?不是搞个“老李”“张阿姨”就完事儿了。一个合适的昵称,能让亲友一眼记住你,看到名字就想聊两句,何乐而不为?

老年人取微信名的几个方向,选对风格就赢一半
以下这些风格,适合不同性格和喜好的老年朋友参考,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家长辈的类型:
1. 生活感强的昵称:
-
晨练达人王大爷
-
爱下厨的吴阿姨
-
退休钓鱼王
-
夕阳跑步团长
这种微信名自带生活气息,看起来亲切又真实,特别适合喜欢和朋友分享日常的老人。
2. 有文化气息的昵称:
-
半卷闲书
-
墨香随风
-
一壶老酒半生缘
-
旧城故事人
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如果稍带点文艺范,也别有一番味道,尤其适合喜欢写字、看书或讲故事的老年朋友。
3. 搞笑系老顽童风格:
-
退休不退烧
-
60后也潮爆
-
发量自由不将就
-
广场舞C位选手
讲真,这种名字有点意思,还能让孩子看见后一秒截图发到群里。用微信名整点幽默,生活也能多点乐呵。
4. 温情亲情派:
-
朵朵的外公
-
宝宝的奶奶
-
三代同堂的笑点
-
心中最软的那块糖
如果家里孙子孙女是生活中心,这类昵称就很贴合了,也方便家人识别,不容易“认错人”。
常见误区:别用太长的句子或者符号太多
有些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喜欢搞一堆特殊符号,或者复制一些看起来很“高大上”的繁体字组合,结果搞得亲友都不好认。
建议保持简洁,控制在4-8个字以内,方便亲戚朋友快速定位,不然一不小心,加错人尴尬了,想撤回都来不及。
改名字的步骤其实很简单,别怕动手
-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下角“我”;
-
点进去你的头像(就是最上面的那一栏);
-
找到“名字”那一项,点击进入后输入你想用的新微信名;
-
点右上角“完成”,大功告成。
这一步相当于给你朋友圈挂了块新门牌,朋友一眼就知道:哦,原来是你呀!
最后一句话送给正在纠结昵称的你
六七十岁老人微信名没有标准答案,但有一点始终不过时:真诚、舒服、能让人笑。
年纪不是问题,心态年轻才是真“新号”。别怕改微信名,就当给生活翻篇儿,换个角度晒太阳。
